【民国文青的银幕复活】
2014年10月1日上映的《黄金时代》,用178分钟胶片为观众展开一幅民国文人群像。
许鞍华导演继《桃姐》后再度联手编剧李樯,汤唯、冯绍峰、王志文等31位明星集体献祭式出演。
这部耗资7000万的历史文艺片,曾获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等五项提名,却在上映时遭遇票房滑铁卢。
【乱世中的自由灵魂】
电影以"作家萧红"为叙事支点,采用打破第四面墙的元电影手法。
开场便是汤唯直视镜头自述:"我叫萧红,1911年出生在呼兰河..."
在日军侵华的动荡年代里,这个逃离包办婚姻的东北姑娘,用《生死场》《呼兰河传》等作品震动文坛,却在31岁病逝香港。
影片展现她与萧军、端木蕻良的两段著名恋情,以及在鲁迅、丁玲等文人庇护下的创作生涯。
【角色解码:被误解的N种可能】
汤唯版萧红颠覆了传统才女形象:她会在饿极时偷吃邻居家挂在窗外的列巴,也会在战火中坚持用钢笔蘸着血写作。
冯绍峰饰演的萧军充满矛盾感——这个救萧红出旅馆欠债的男人,后期却成为施暴者。
最惊艳的是王志文塑造的鲁迅,短短三场戏就演活文豪抽烟时"手指微微发抖"的肺病细节。
【社交媒体显微镜】
@文艺癌晚期:许鞍华把电影拍成了立体版《人类群星闪耀时》,每个文青都能在萧红身上看到自己——渴望自由却困于现实。
@民国史bot:考证党狂喜!萧红在山西临汾火车站啃胡萝卜的镜头,完全复刻1938年历史照片。
@票房观察员:当年骂"装逼"的观众现在真香了,这片就像红酒需要醒,七年过去评分涨了1.2。
【穿越时空的对话】
当汤唯在哈尔滨中央大街的雪地里写下"我不能选择怎么生怎么死,但我能决定怎么爱怎么活",你是否也想起自己某次叛逆的选择?
这部用胶片拍摄的文艺史诗,就像萧红笔下"严冬封锁大地"时钻出的嫩芽,提醒每个时代:真正的黄金时代,永远是敢于活出自我的当下。
发布者:,转转请注明出处:/dianying/540.html